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

焦点要闻:档案见证老字号③邱隘咸齑:“匠心”腌制出的酸爽

来源:宁波都市传媒网 发布时间:2023-05-18 10:13:21 分享至:

甬派君有话说:

一幅泛黄的旧照片,照片里的人怎样了;一盏有年头的碗,觥筹交错间曾留下几段佳话;一块斑驳的牌匾,牌匾后的故事又讲到了哪……

翻开尘封的档案,在历史长河中浮沉,历经艰苦卓绝却从未停止奋斗的那些人、那些事,依旧微光闪烁……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自4月12起,我们联合宁波市档案馆、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推出“档案见证老字号”栏目,走进宁波“老字号”,从旧档案、老物件中感受、汲取宁波商帮文化历久弥新的力量。

用雪里蕻腌制的“邱隘咸齑”算是宁波人的“本命菜”,就像流传于宁波的民谚唱的“蔬菜三分粮,咸齑当长羹”,看似不起眼,却在日晒、盐腌、脚踩、缸封的“嬗变”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宁波人筚路蓝缕,永不放弃的“匠心”。

位于鄞州东吴的雪菜博物馆里展示了过去邱隘人腌制咸齑的场景

从典籍中走来的咸齑

一走进地处鄞州东吴的鄞州雪菜博物馆,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似有若无的“酸汪汪”“咸咪咪”的气味。这是融入宁波人基因的气味,就像民谚唱的“三天不喝咸齑汤,脚骨酸汪汪”。

咸齑,算不上什么“硬菜”,甚至从未在烹饪中担当过“主角”,老底子宁波人常挂在嘴边的“蔬菜三分粮,咸齑当长羹”就可以看出它的家常。

偏偏就是不起眼的小菜,从古至今,成了一代又一代宁波人餐桌上“最长情的陪伴”。

从南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对雪里蕻的记载,到明朝鄞人屠本畯《野菜笺》中对雪里蕻的提及,可见该作物种植、食用历史悠久。

到清朝,人们对雪里蕻的习性和吃法有了更多探究,甚至视之为“乡土之思”。雍正年间的《浙江通志》提到“四明有菜,名雪里蕻,瓮头旨蓄,其珍莫比”“雪深,诸菜冻损,此菜青青蕻尤美”;光绪年间《鄞县志》,宁波学者李邺嗣更是用“翠绿新齑滴醋红,嗅来香气嚼来松。纵然金菜琅蔬好,不及吾乡雪里蕻”寄托对家乡的情感。

宁波人为何如此偏爱咸齑?

或许不止因为它很“下饭”,更因为它甘当配角,却又拒绝平庸,不争不抢间将宁波菜的“鲜咸合一”衬托得淋漓尽致。试想,若是“大汤黄鱼”少了咸齑,是不是就少了直击灵魂的那一口鲜味?

七石缸是腌制咸齑必备的工具

“邱隘咸齑”背后的“匠心”

用雪里蕻腌制咸齑,是宁波特色,其中又以“邱隘咸齑”最为著名。2016年,“邱隘咸齑腌制技艺”被认定为“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这或许和水土有关。宁波民谚中传唱“儿子要亲生,田要买东乡”,地处东乡的邱隘土地肥沃,雨水充沛,适合雪里蕻的生长。

这或许和制作技艺有关。仅以用盐为例:50公斤菜,要放2.5公斤到3公斤盐,腌40到50天;若想拉长保质期,同样50公斤菜,就要放7.5公斤到8公斤盐。同一缸中,下层和上层用盐也有讲究,下层用盐少,因为腌得久了自然会咸进去;越往上层,盐就放得越多,可随时拿出去吃或卖。腌制时,要先用盐擦破菜皮,才能让咸味渗进去……

“以前邱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腌咸齑,没有太多技巧,靠的是认真和用心,也就是现在说的匠心。”“邱隘咸齑腌制技艺”保护单位宁波引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竟说。

这或许还和天赋的机敏有关。据传,过去邱隘人只卖咸齑不卖雪里蕻,通过加工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;早在上世纪30年代,咸齑就通过鲜咸货店、农民个体销往宁波及周边地区,形成产业链;到上世纪50年代,“邱隘咸齑”已远销南洋;1989年到1993年,原先散落各家的小作坊改为村集体加工,宁波引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也是在当时成立的,通过科学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,将“邱隘咸齑”推向更大的市场。

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仍在延续。近年来,随着消费群体、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的变化, “引发”也和其他老字号食品企业一样面临产品升级和渠道升级的挑战,“我们一方面不断创新商业元素来满足市场需求,另一方面在努力守住精益求精、脚踏实地的匠心。”李竟说。

雪菜博物馆的创立是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

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收获快乐,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

走进古色古香的雪菜博物馆,仿佛一下把人带回了过去的岁月

“活”在博物馆里

“雪里蕻不惧严寒,在冰天雪地生长,展现了一副不屈服的模样……”这是参观者在参观鄞州雪菜博物馆后留下的一句话,在李竟看来,有种让人“豁然开朗”的感觉。

2013年,历时三年筹备,鄞州雪菜博物馆正式开业。博物馆分历史演绎、雪菜栽培、腌制加工、美食烹调、回味无穷等7个部分,展示了用来腌制、烹饪咸齑的七石缸、小饭桶、煤油炉等在内的500余件实物。

团队都没有办馆的经验,刚开业那段时间也有些迷茫:博物馆究竟要让大家来看什么?

回忆当初办博物馆的初衷,李竟说,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文化载体,组织开展公益研学、“雪菜网络文化节”等活动,让“80后”“90后”“00后”,甚至“10后”,都有机会了解“邱隘咸齑”的前世今生,记住它的味道,记住它背后的传统手艺。

“来自参观者的反馈,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目标和更明确的方向,希望‘邱隘咸齑’能留住的不只是那一口酸爽的家乡味,更有宁波商帮、先贤如雪里蕻一般,兢兢业业、精益求精、永不屈服的精神气质。”

而这或许也是“邱隘咸齑”不惧时光流逝,最令人上头的“味道”。

记者石承承 崔引一审陈善君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起点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