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(GC)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,预后较差,5年总体生存率为35.1%。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,2020年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约 108.9万例,居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。2020年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病例约76.9万例,居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第 4 位,其中 43.9% 发病病例和 48.6% 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。
其中,腺癌是最常见的GC类型。根据Lauren分类,胃腺癌被归类为分化良好的肠型胃癌(IGC)、低分化的弥漫型胃癌(DGC)及混合型胃腺癌。
(资料图片)
有研究发现在早发型胃癌中,弥漫型胃癌的发病率是肠型胃癌的两倍。随着研究逐渐深入,IGC发病率逐年下降;然而由于发病机制仍不清晰,DGC的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。与IGC相比,DGC发病早、预后差、疾病进展迅速、具有家族遗传性。
弥漫型胃癌发病机制
早期DGC的内镜治疗
早期发现胃癌并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,根据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(CACA)胃癌整合诊治指南,对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胃癌(EGC),可以用内镜切除术治疗。内镜治疗的扩大适应证为直径≤2 cm、无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。
EGC内镜切除主要有两种方式:内镜黏膜切除术(EMR)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。在一项非同期、长期的随访研究中,71例经内镜诊断为EGC但未手术切除或EGC诊断后手术延迟≥6个月的患者,5年进展成晚期胃癌的风险为63.0%,EGC早期切除可较好预防GC进一步发展。
早期肿瘤可以内镜下切除,内镜下不可切除的肿瘤行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式,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。Lauren组织学分类是唯一与腹膜复发和远处复发相关的重要因素。DGC以腹膜复发最常见(37%),其次是远处复发(32%)、局部复发(22%)和多处病灶复发(9%)。除手术治疗之外,DGC患者仍需进行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等系统性治疗。
进展期DGC的分子靶向治疗
对于不可切除或合并远处转移、未接受系统性治疗的胃癌患者,首选一线治疗方案,HER2+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。但在现实数据中,一线治疗应用曲妥珠单抗联合铂类及氟嘧啶类药物和(或)紫杉醇类药物化疗,IGC患者比DGC患者有更大的治疗获益,且HER2+患者更常见于肠型胃癌患者,DGC患者缺少相关分子靶向药物
除CDH1基因突变外,RHOA基因在DGC中突变频率也较高,25.3%的DGC患者发生RHOA体细胞突变。RHOA通过编码Rho的GTP酶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迁移。针对Rho GTP酶,已经研制出一种特异性抑制剂Y16,可以有效地抑制RHOA突变,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。同时RHOA突变被证明可促进FAK的激活和表达,几种小分子FAK抑制剂在临床前模型中发现可减少肿瘤生长和转移,并对患者毒副作用较小,RHOA基因突变相关的治疗仍需要更多相关的临床试验。
TCGA相关研究发现15%的患者中CLDN18-ARHGAP26或CLDN18-ARHGAP6融合,这种突变主要在基因稳定(GS)亚型中发生。几乎所有CLDN18-ARHGAP26/6融合的肿瘤均有CLDN18.2的表达。在胃癌中,大约40%的胃癌患者组织CLDN18.2免疫组化呈阳性。Zolbetuximab(IMAB362,claudixmab)是第一种针对该靶点开发的药物。在MONO试验中运用zolbetuximab对CLDN18.2表达阳性(≥50%)患者进行治疗,发现患者耐受性较好,客观缓解率(objective response rate,ORR)为14%。在FAST试验中将一线化疗联合zolbetuximab进行治疗,CLDN18.2阳性(>40%)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(PFS)(HR=0.44,95%CI:0.29~0.67, P
75%)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,正在进行之中。
FGFR突变会导致其信号通路异常激活,促进肿瘤发生发展。FGFF2扩增主要富含于TCGA的GS分子亚型或亚洲癌症研究组织(ACRG)的MSS/EMT亚型中。Bemarituzumab(FPA144)是首个针对FGFR2-Ⅲb亚型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。在一项随机、双盲的Ⅱ期临床试验FIGHT中,对FGFR2b阳性胃癌患者进行bemarituzumab与一线改良化疗方案mFOLFOX6联合治疗,最终bemarituzumab治疗组OS 延长,OS中位数为19.2个月,安慰剂治疗组OS 中位数为13.5个月。另外,一些靶点抑制剂如MET 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研究中。但METGastric试验中,患者MET基因扩增强度评价为2+/3+的亚组中未观察到明显临床疗效,已提前停止实验,另一项临床试验RILOMET-1也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目前基于DGC独特的分子特征,已经开发了许多分子靶向药物,但是疗效并不明确,仍需要在DGC患者中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。
DGC的免疫治疗
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。胃癌晚期一线治疗推荐PD-L1综合阳性评分≥5分的患者使用化疗联合PD-1抑制剂免疫治疗。DGC患者主要归类于TCGA的GS亚组,与微卫星不稳定(MSI)和 EB病毒(EBV)感染肿瘤相比,GS 亚型肿瘤PD-L1表达较低,易出现肿瘤免疫耐受和逃避。DGC的肿瘤微环境中,肿瘤浸润淋巴细胞(TIL)和肿瘤内CD8+ T细胞的功能被抑制。因此DGC是一种低TIL和低PD-L1表达的“冷肿瘤”,免疫治疗反应不佳,临床试验也证明了相同观点。Ⅱ期临床试验Keynote-059中应用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胃癌患者,ORR为11.6%,持续缓解时间(DOR)为8.4个月。在亚组分析中,研究者基于Lauren分类方法进行分析,发现相比于IGC患者(HR=0.66,95%CI:0.40~1.11),DGC患者疗效较差(HR=0.88,95%CI:0.54~1.45)。
由于DGC独特的分子特征,相比于IGC患者,DGC患者在手术治疗、常规化疗、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疗效均较差。目前临床应用的TNM分期不足以预测DGC患者的预后,指导治疗方案。对于DGC患者,需要更加准确的分类方式为其挑选治疗方案。
弥漫型胃癌治疗策略
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,可将DGC分为不同亚型,更准确地描述疾病特征及治疗反应。将DGC患者分为与分子特征、临床结果、治疗反应相关的亚型,从而进行精准治疗
对DGC患者进行分类可更准确地描述疾病特征及治疗反应,将DGC患者分为与分子特征、临床结果、治疗反应相关的亚型,从而进行精准治疗。
由于DGC独特的发病机制以及分子特征,基于转录组学、蛋白组学、代谢组学以及免疫微环境建立多维度的DGC分子分型系统,不仅可以确定肿瘤具有哪些突变,同时可以推测肿瘤微环境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,从而给予不同治疗,是DGC未来精准治疗的方向。
引用本文:
孙孟婷, 王斌. 弥漫型胃癌的治疗探索[J]. 中国肿瘤临床, 2023, 50(6): 302-308. doi: 10.12354/j.issn.1000-8179.2023.20221126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